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

【省思】來自內在的改變

(圖片取自網路

常常作業一多,就進入休眠模式的小A,這兩次上課後班,我發現他穩定很多。

仔細回想,過去我到底對他做了什麼、他是怎麼慢慢改變的,想來想去,大概就是在他累的不想寫作業的時候,關心他的感受、偶爾和他聊聊與作業無關的事、關心他的生活⋯如此罷了⋯⋯。





在他累的盧著不想寫作業時,揉揉他的小腦袋瓜,舒緩一下情緒。他一直盧說不想寫,我也沒生氣,只是語氣很堅定的重複說「加油」(因為我知道他不是不會,而是受情緒影響太多)。每次上課,我會問他要先寫什麼作業,不管他回答什麼—即使是最簡單的—我都說「好啊!加油!」(幫助他定錨、設定目標)。在他寫完作業時,對他說「有沒有發現原本說寫不完的作業,只要專心就能完成?」。他點點頭,「相信小A只要專注就能完成作業」我再次對他這樣說。

有一次,他寫完作業給我檢查,很氣憤地對我說「老師,我下一次一定要去翻某某某的書包,怎麼可能每次都沒帶作業來寫!」(顯然他很看不慣班上一位同學以沒帶作業當藉口來逃避寫作業)

「謝謝你,小A」我對他說「他都沒有帶作業來,老師也很困擾,謝謝你要幫忙提醒他把作業帶來,但怎樣都不能擅自翻別人書包,你知道吧?」
小勳的反應,讓我發覺他願意聽我的話了。他平緩下情緒,點點頭,眼神變得柔順許多。

最近常在想,李崇健老師在《麥田裡的老師》書中提到的,他一直相信每個孩子都想被愛、想成長。我也是這樣相信的,但似乎其實內心還是害怕的,所以才以太過用力的約束、制約,來要求孩子,而忽略了引發出他們內在的自尊才能使他們自願對話、主動成長。

透過傾聽同理、一致性,讓孩子感到被愛、然後自愛,原來真的會帶來改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