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w's the weather? 單元第二堂課,先以簡單的韻文複習單字及直述句(It's ...)。再引入問句How's the weather?
由於學生對It's...句型已經頗為熟悉,只需要代換天氣單字即可,只有問句是比較新的內容,這課的問答似乎蠻好上手的。
幾次drill練習問答以後(時間不要太久,但也不能過短),讓學生進行課本的活動。我喜歡善用課本現有的資源,看到課本有不錯的活動會直接使用、或改良後使用。
***
像是這次Follow Me課本就設計了一個青蛙轉盤遊戲,我覺得操作上沒有很難,也可以讓學生有效練習,所以就不另外做桌遊板,而是直接使用課本活動,並在活動方式上稍微調整一下。
課本原先設計為:學生兩人一組(pair work)、用課本附件的骰子進行遊戲。玩家互相問答,回答的人擲骰子決定回答的天氣,如擲到1,就要回答It's sunny,並在圖片1上打勾。最先集滿五個天氣者為贏家。
但實際操作時,發現課本設計的玩法會造成有些組別很快就結束遊戲,有些組別卻還在進行遊戲的狀況。且一但贏家產生,即使活動時間還沒結束,學生就會停止練習,坐在那邊浪費時間,或是不斷跟老師說「我玩完了!」。
因此,我將原本的遊戲規則調整成:
就算擲到重複的天氣也要回答、也要做記號。最後,活動結束,全班問我:How's the weather?,由我宣布答案。如果我說It's sunny,就是兩人當中最多sunny的人為贏家。這樣的作法,比較能讓學生在活動時間內不停練習,也不會造成各組間的進度落差。
***
受到Moji老師和曬衣繩課程設計方法的啟發—Moji老師說,她每次備課時,都會思考「現實生活中會用到課本句型的狀況」。而曬衣繩課程設計方法則強調起點和終點的連貫性—我希望這課的句型能盡量和學生生活結合,而不只是透過桌遊反覆練習句型而已,因此做了一個台灣天氣圖,讓學生用英文說說台灣各地的天氣,並在課堂的最後,設計一個台灣天氣圖,作為回家作業。
但這個簡報,我做的比較不好的地方在於,少了snowy和windy這兩種天氣,且Taipei和Tainan的天氣都是cloudy卻有兩種不同版本的天氣指標,學生似乎有點混淆。
此外,在每次上課,我都會詢問學生How's the weather today?盡量讓英語句子和學生生活結合。其實,「讓所學的英語和實際生活結合」看似很複雜,但也不見得。舉例來說,之前曾經上過一課How many tigers do you see?看起來這種句子在現實生活中大概只有到動物園才會用到吧?(哈),但授課的外師在課堂最後問了學生:How many students in the class?讓我豁然開朗!當時怎麼沒有想過可以這樣問呢?有時候,需要打破死板的句型限制,思考實際的語用,或許能為「讓所學的英語和實際生活結合」找出簡單又明瞭的答案。
***
課堂上,我會用學生完成的作品說明作業要求。有了明確的示範和要求(地圖上要有:城市英文名稱、地標-可自行創造、天氣符號),作業的完成度和正確度會比較高。
有趣的是,剛好學生社會課學到台灣地理,許多學生還拿出社會課本來參考。有學生還在自己的地圖上,畫上宜蘭三星蔥、台東池上米呢!意外的有一點跨領域的感覺...
(這個學生還自己多畫了天氣字圖,好用心喔!)
***
其實,這個作業我希望也可以是未來活動的鋪陳。我醞釀課堂最後,讓學生分組畫海報,介紹天氣(口頭報告成果展現);再來,我還想到,旅行青蛙這麼流行,或許讓學生以旅行青蛙的角色,設計一個台灣環島記錄(旅行青蛙去了哪裡、當地天氣如何...)應該也蠻有趣的呢!
好用心的老師!
回覆刪除您好:謝謝您的讚美:)
刪除將下載老師的台灣天氣圖學習單於課堂中使用,感謝老師無私分享。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