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

【斑經】我的班級經營經驗談



這次公開觀課,收到的同事回饋中,最讓我開心和感動的是,大家都誇讚我班級經營做得很好、師生很有默契!

這代表我當初從高年級轉換到中年級、給自己設定的目標達成了!

當初選擇到三年級,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想訓練自己的班級經營,想讓自己的教學指令更加具體、經營更有條理。印象最深刻的是,以前都帶六年級,教具都放在一個大袋子裡,隨便亂放,反正大孩子都找得到。但第一次上三年級的課,學生問我印章放哪裡,我也像在回答大孩子一樣,簡短地回說:「在袋子裡,自己找」,三年級學生卻很困惑,找了一陣子才找到...(當天我立刻去買了籃子、把常用的教具全裝在籃子裡,一目瞭然)(新接三年級的開學心得

***

我同事好奇我怎麼有辦法讓學生每一次都複誦我的教學指令、怎麼做到讓學生能迅速安靜地收拾桌遊道具?讓我想整理一下一些我在教中年級時使用到的班級經營的技巧:





1. 建立班級常規

我訓練小老師不管我到教室沒,都要管理班級秩序、準備課文指讀。並很明確地要求學生在正式鐘響前,就必須「桌面只有英文課本、趴下」,並由小老師將代表各組的吉祥物(小熊)貼在黑板上。然後開始指讀之前學過的課本內容。

這邊有個小技巧是「規則盡可能明確、可見」,例如,「桌面只有英文課本」很明確地指出老師的要求,且是可以清楚用肉眼確認的。我在《王牌教師的教學力》書中(p.173)讀到:


指令必須「明確、具體、連續」、「可看見」,就像我們的行為目標,教師下達的指令必須是「可以觀察學生是否做到的」。好比說,與其告訴學生「要專心」,不如要求他們「眼睛注視著老師」,這是我們可以觀察出來的行為,也預防學生以「我已經專心了啊!」當作藉口(因為我們分辨不出來)。 可以確實觀察的指令很重要,因為這可以幫助老師區分學生是「沒有能力做出正確的行為」或是「故意蔑視老師的指令」。如果是沒有能力,必須教導學生如何做(如:修正指令、拆解成具體的步驟)。如果是蔑視教師指令,就該給予懲罰。如果沒有準確判斷學生的狀況,就給予懲罰,會造成他們無法把行為與懲罰連結,認為老師是任意懲罰他們的。

此外,「在正式鐘響前要...」也是很明確的時間點,這樣學生才能很清楚班上的作息規範,因為鐘響是他們也聽得到的,他們會學習自動在時間內做到老師的要求,老師不需要一直嘮叨,要給學生機會練習做到(一直提醒、一直提醒,又怎麼確定學生已經養成習慣了呢?)雖然我不太處罰學生,但我很要求課前準備這件事,若學生沒有在正式鐘響前放好課本趴下靜心,就必須站著完成課文指讀。

還有,建立好的班級常規就盡量不要因為無法預測的原因而改變,例如原本課前都要唸課文,老師突然心血來潮說不用念了,因為這樣學生就會有一種不太確定這次要不要照著常規做的感覺,就很容易要等到老師進教室了、老師說了才會做。因此,我會告訴我的學生,如果我沒有特別交代,那都是按照正常行程走,不用特地問我或等我發號施令。這樣他們才會漸漸習慣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。

2. 正向的開始

以前我很常在上課一開始就處理學生作業缺交的事情,甚至為了作業缺交而罵人、搞得課堂一開始氣氛就不是很好。我也因此吃了點虧,得花費更多力氣收服當時六年級的學生。當時,有一位資深的導師告訴我,根據她的經驗,學生很不喜歡老師一進教室披頭就罵人(尤其大孩子應該更明顯),他們會覺得老師很情緒化,卻無法理解情緒背後的原因。

後來,我就改成下課前5到10分鐘,讓學生書寫練習時,才淡定地宣布上次作業缺交的號碼,沒有情緒化的語句,就是堅定地要缺交的學生把作業完成。並利用課堂尾聲,在課堂上,檢查交出這次作業的學生是否確實訂正前次作業,若沒訂正,就當場要求完成。

總之,有些老師喜歡在課堂一開始就先「下馬威」,但我認為讓整堂課有一個正向的開始,對師生都好。此外,我會在要上課時,跟學生說:「我們要上課了」,讓學生更明白課程要開始了。

3. 適當的進度安排、不急躁

很多時候,急起來就會失去耐心、說話也會變得很急,很容易造成師生誤會。像是,以前我常常在課前忙著看學生訂正,因為有時間壓力,就只好不斷催促學生把訂正完成。這樣的情況,學生不會理解老師的苦心,接收到的只有「老師好煩、老師在急什麼」,類似這樣在時間壓力下造成的師生誤解,其實是可以避免的。

我會在進度上做一些調整,比如說,課程活動較少的那節課,就播一點時間出來確認每位學生的訂正,或進行單字小考。不把所有事都擠在同一堂課中進行。而課程活動較多的時候,就利用零碎時間,例如下課時間,來看學生訂正或輔導學生。

總之,要提醒自己「優雅地」上課,別因為急躁而破壞重要的師生關係。

4. 明確的指令

如何讓學生在我要求的指令後面再復述一次?例如,我說Please sit up,學生就說Please sit up。很簡單,就是直接告訴他們要怎麼做,告訴他們:「以後我說Please sit up,你們就說Please sit up」。很多時候學生不是不會或不願意配合,他們只是不清楚老師到底要的是什麼。此外,我會在每次下指令前,都以拍手或喊口令的方式,召回學生的注意力,這樣他們才會知道我在說話、才能確實聽見我說的話。

再來,我會刻意在適當的時機把課本教的教室英語、生活用語用在課堂中,讓學生復述,這樣就能把實際情境與課本內容連結,製造使用英文的機會。

5. 可以罵人,但要罵的有道理

過去我也因為在課堂上忍不住大罵學生,而吃了許多虧,師生關係因此很緊繃。幾個資深導師跟我分享,罵學生的關鍵在於「要先確認了再罵、要有憑有據、不要讓他們認定你很情緒化」。最忌諱就是還沒搞清楚事情,就直接破口大罵,被冤枉的感覺是人都不喜歡,因此,在罵人之前要先確認該生有「犯罪事實」,讓該生心服口服。再來,如果來不及確認事實,也直接在全班面前罵人了,要適時地告訴全班,老師生氣的理由,盡可能讓學生理解你不是因為情緒上來才亂罵人。最後,就算當場罵了某生,事後也一定要把對方找來,溫和的、簡潔的(這點很重要、千萬不要聊到讓學生無法下課)告訴對方你的想法與感受,甚至可以進一步同理她/他的感受。

簡短來說,就是師生關係是班級經營很重要的一環。老師不是不能生氣、不能罵人,而是不能「胡亂」罵人,要告訴學生背後的道理。

6. 動靜分明、老師是班級氣氛的調控師

我利用電子書的北極熊倒數計時器,來訓練學生在活動結束倒數時,就要安靜收拾道具。大多數的時候,我不喜歡一直喊time's up(偶而還是會喊),我喜歡直接誇獎安靜的組別、讓他們優先上台歸還道具、貼上剛才活動得到的分數(認真練習、互相幫忙的分數)。我喜歡完全不出聲,用手勢請各組依序上台(例如,第一組就用手比1),這時候全班會完全沒有聲音,因為老師是班級氣氛的調控師,老師安靜下來,學生也會跟著靜下來。

類似的例子還有在帶念的時候,老師可以試著調整自己的音量、速度,會發現學生會不自覺地模仿老師的聲音,進而引導班級進入較為穩定的氣氛。

7. 清楚的教具擺放位置

我跑班,因此盡量簡化自己隨身的教具,並全部裝在一個籃子裡。籃子的好處是學生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老師每個物品的擺放位置,印章放哪裡、加分卡放哪裡...。明確的物品擺放位置,可以有效幫助班級經營更流暢,老師不用一直解釋、學生也不用一直問。

***

以上是目前我所想到的班級經營技巧,不過,班經技巧和每個老師的風格有關,因此我的經驗也不見得適用於每間教室(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標題特別加了「我的」二字)。再來,雖然班級經營是教學很重要的一環,我更相信,它是教學的骨幹,而精華,還是在教學的設計、課程的安排上。


2 則留言:

  1. 老師好~~看了您很多教學分享~
    能請教一下您的聯絡方式嗎?
    我們想找您辦理教學研習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您好:歡迎來信dorydory101@hotmail.com
    謝謝您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