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

【筆記】夢N講師培訓營:曬衣繩設計法


這個週末參加了夢N講師培訓營。在星期六下午的各領域小組分組上課時,學到了讓我非常喜歡的「曬衣繩設計法」。寫出來紀錄,也與大家分享。




這堂課多虧國小英語召集人的努力,請來美麗又有智慧的陳思玎校長與她的團隊。校長一開始請我們挑選一張最符合自己身為英文老師形象的漣漪卡,並以這張卡片向組員自我介紹。

我一眼就看上這張卡片,翻到背面,才發覺卡片上的句子根本跟我本人很吻合:



我很喜歡這一串文字,其實這也是我的信念。改變思維,就能改變對很多事情的看法,改變溝通時的語氣與用詞。而我的思維會因為我選擇的用字而改變。其實,很多教學現場面對的狀況,只要改變了思維、語言和語氣,就能改變師生間原本可能快要爆發的情緒。

***

接著,陳校長再請大家看一則介紹一位語言天才的新聞,這位語言天才會二十多種語言。看完影片後,校長請我們在紙卡上寫下自己認為「學習外語的關鍵為何」。我寫了「動機」。校長請我們一群人起身,在音樂播放時,遇到人就要交換卡片,只要音樂沒結束,大家就要不斷交換卡片,音樂結束的那一刻,相遇的兩個人必須秀出手上紙卡(此時雙方手上的紙卡都不是自己原本寫的那張),並討論各自紙卡上寫的「學外語最關鍵的事」能得幾分(滿分10分)

例如,A手上拿著「動機」,B則是「成就感」。A和B就要討論到底動機或成就感哪個可以得到比較多分?是8比2呢?還是6比4呢?...若兩張紙卡上面的字相同,就各得5分。

藉由這個活動,一方面讓大家起身活動活動,二來讓大家看看每個人對「學習外語最關鍵的事」有什麼看法。

得分最高的是「動機」,其餘的還有「興趣」、「成就感」等等。

***


(照片取自Mike Lin)


接下來,陳校長請我們閱讀12年國教英語課程綱要。要我們從中找出「已知」、「未知」、「想知道的事」。並邀請大家把集思廣益出的想法貼在教室外的想法牆上。(這面噴上噴膠的大黑布真是小組討論非常實用的道具啊!)

***

陳校長非常靈活地運用彈性分組、拼圖法等教學技巧方法,讓我們不斷腦力激盪。

最精彩的是我今天特別想記錄下來的「曬衣繩設計法」!





以往,設計教案、安排教學活動,總是先想零散的教學目標、零散的教學活動,很容易流於熱鬧豐富卻沒養成學生素養與能力。

陳校長舉例,她學校的一位英文老師在聖誕節時,教學生唱聖誕歌、之後又教學生寫卡片,結果寫卡片的內容卻和聖誕歌一點關聯都沒有。她問老師,那為什麼要這樣設計課程呢?老師則說,就是想讓學生唱歌、寫卡片給聖誕老人啊。

當場,我們聽了都笑了。但仔細想想,自己在設計課程的時候,不也常常是這樣「信手捻來」嗎?然而,課程的最後,我們到底希望學生養成什麼素養、建立什麼能力呢?我們有沒有更有系統的課程設計方式呢?

「曬衣繩設計法」就是以終為始、讓教學更有脈絡、一致性的好方式!


在設計課程時,老師先在「曬衣繩」上方寫出課程主題,並在兩端分別寫出「起點」與「終點」。

左端:起點。包含「學習重點(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)」和「學生特質」。
右端:終點。包含「核心素養」及「實踐表現」。其中,實踐表現就是老師最終希望學生展現出的成果,就我的理解,它應該是具體、可以被觀察、被測量的。

在確定好「曬衣繩」兩端的內容之後,再思考各個教學活動,以及各活動的多元評量方式。

如此一來,老師們在設計課程時,可以更聚焦於主軸,不會走偏。可以確認自己的教學是循序漸進給學生鷹架、情境、脈絡,進而能夠鋪成、累積學生最終的素養與能力。

***

我想,有脈絡、循序漸進的鋪成課程,是我過去在設計、安排課程時很少注意到的。學習「曬衣繩設計法」以後,我能用另一種角度思考教學規劃。很神奇地,覺得自己突然增長了一個很重要的能力,白話一點,就像是開了天眼一樣。

讓我想到陳校長在講課前,與我們分享的一段話(我也很喜歡):

The real act of discovery consists not in finding new lands but in seeing with new eyes.

***

以後在思考課程時,要實踐「曬衣繩設計法」!

PS. 用便利貼發想、調整思考,是非常好用的方法。在個人學習或班級教學都很好運用。學起來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