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

【觀課】逐漸進步的英語課




這次上課,Johan老師似乎是把重點放在單字複習以及phonics上。




一開始,她先閃卡複習,遇到孩子不熟的生字,就再用拼音的方式帶念一遍。這讓我想起我在花蓮永齡時期的恩師素韻姐,這和她當時指導我敎小孩單字的方法幾乎一模一樣(強~)


(孩子擠成一團,搶著快快將字卡與圖卡配對)

接下來,Johan老師拿出圖卡,讓小孩玩字圖配對的遊戲,把圖卡貼在白板上,做復習,之後把字卡翻到背面、丟到地上,指定幾個小孩拿字卡與圖卡配對(計時5秒鐘)。

遊戲熱鬧、小孩開心
小孩擠成一團幾近瘋狂地把手裡的字卡往白板上貼,遇到出錯的時候,孩子反而特別開心。讓我不禁擔心是否有人會因為想耍寶而故意貼錯。

從中看見孩子的盲點
也發現孩子最容易在shirt和skirt上出錯、以及pants和jeans,這也表示他們比較不熟悉這些字的字義。

教學的動作在於與孩子互動
Johan老師一開始只是說這個錯了,然後自己默默把字卡貼往對的地方,我心想如果是我,一定會再讓所有的孩子都看著我,然後再練習一次。也許這就是所謂的「與孩子互動」吧?我突然知道之前去英語課輔老師培訓時,看課輔老師教學最說不上哪裡怪怪的地方,原來就是這種感覺了。也不是一定要怎麼做才對,但我總認為在寶貴的教學時間裡,一個動作最好要帶點教學的意味。與其說「這個錯了」,不如立即教導什麼才是正確的。但人們說的高層次思考(比如說,指出錯誤,讓孩子自己反思哪裡錯誤並改正)就不在這個範疇內。

是否該要求孩子專注?
不過下一次孩子犯錯時,Johan老師似乎也意識到要讓孩子注意,於是重新向孩子宣佈了一次正確的英文。我也發現一些孩子並沒有真的專注在老師的糾正上,讓我不禁想起實習時,有位老師耳提面命地告訴我們,首先就是要讓孩子專注,否則不管你教了什麼,他們都吸收不了。也許有一種說法是,雖然孩子眼睛沒有看著你,但不代表他們的耳朵沒有聽進去,但在某些時刻,我還是認為讓孩子眼到、耳到、心到,學習效果才會達到。

***


(發音教學)

接著,Johan老師在黑板上寫出oo的各種發音字。

善用肢體語言
我特別喜歡她教導孩子short oo的時候,用手拍了一拍,強調短音的感覺。以及之前她教孩子ur發音時,會比出2的手勢

統整之前所學
我也特別喜歡她在教到look的時候,特別把l音放在字首和字尾的不同拉出來說明。她舉了些例子,如all, call,告訴孩子when l is in the end of the word it sounds like "o"。我以前從來沒有像是這樣,幫孩子統整或複習之前學過的發音。這是我該學習的地方。

專有名詞的必要性?
另外,我也發現一件事情,就是Johan老師雖然是外師,但她一點都不忌諱使用專有名詞,比如short oo或verb...,而我其實很少和孩子提到短音和長音,只是指導孩子字的發音而已。我在課輔時期,有看過Emily老師教孩子發音時,會把長母音和短母音當做暖身活動讓孩子發音,她也會適時告訴孩子這些音的專屬名稱。這是我在教學上一直欠缺的部分,也許是因為不希望孩子被這些專有名詞嚇到(畢竟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,也從未接觸這些專有名詞,還不是依舊活得好好的),但如果沒有這樣的專有名詞作為上層概念,又怎麼幫孩子統整學到的知識?有時候,專有名詞其實也是師生溝通間的橋樑,如果沒有這些統稱的名詞,就很難與孩子溝通,總不能遇到can的時候,就告訴小孩遇到can之後的動作(動詞)要寫成原來的樣子,然後遇到would的時候,又得再說一次...。

外師Bob則有不同的想法,他曾苦口婆心勸我,別花時間和小孩說明文法的詞彙,「這只會讓妳搞到最後心疲力儘,卻又浪費太多時間罷了!寶貝!」他這樣說。

而我的感覺是,要或不要告訴孩子這些文法、統稱的大字,關鍵在於孩子是否有足夠的背景知識、足夠的input,我比較傾向歸納的方法,從can, would...歸納回helping verb。總之大概是任何一種想法、方式,只要孩子能有效學習、不揠苗助長就好了。

***

❉ 省思:

有鑒於深深體會「用英語教英語」的作用力,我也跟著Johan老師在教室裡盡量使用英語,一開始有點綁手綁腳、擔心很多,但漸漸地也覺得反正之前也不是沒在上課時使用英語,到底有什麼好怕的。於是就放開了些,顯得沒這麼害羞。

有孩子偷偷跟我說「老師你都不教英語囉?你教的我比較聽得懂」,我還是鼓勵他繼續聽、多聽幾次就慢慢熟悉了。

這對我們來說,都是很好的學習—我學習自在地在教室裡、Johan面前、孩子面前使用英語,不怕犯錯(Johan鼓勵我說,一點小錯誤其實不影響溝通一點都無所謂,也給我很強大的後盾說如果我犯了很大的失誤,她會在事後告訴我),孩子也學習接受英語語音、學習透過各種方法猜測語意...,我們都在進步當中。這種感覺很踏實、很好。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