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加入了學校的教師學習共同體,拿到了一本新北市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案例。參考由新北市輔導團林鈺文老師設計的英語科教案裡一個口說活動,直接應用在當天的英語課堂上,覺得效果還不錯,寫出來與大家分享。(林老師設計的內容與食物相關,我則將相同的活動概念運用在自己進行的單元中)
1. 目標句型:Do you go to Taipei by ______?
*其實課本設定好的句型是Do you go to school by...?因為學生之前已經學過How do yo u go to school? I go to school by _______?了,
發現I go to school by ______. 對學生來說已經太簡單無趣了,於是開始替換其他地點,意外引發更多共鳴。
2. 流程:
(1) 全班練習(drill, make a sentence, guessing game)。
(2) 請學生用目標句型找三個同學問答。
*我請學生一定要用目標句型問答,先別急著替換不同的地點和交通方式,是希望能讓弱勢的學生也能順利地參與問答)
(3) 並且,請學生在問答的同時,完整記錄下對方的答案。
*試過幾個班級之後,發現讓學生在課堂上寫好完整的答案,會發生進度落差的問題,有些學生動作很快、一下子就寫好了,有些學生則需要更多的時間。因此,到最後,我請學生在作業本上畫一個簡單的表格,並示範如何記錄。學生在活動中只需要做記錄即可,回家再書寫完整的句子。
*雖然書寫句子會當成回家作業,我還是在教室裡先讓學生寫一句確定他們都了解作業內容,才放心讓他們帶回家寫。如此一來,能立即發現學生不懂的地方、立即修正。比較不會收到不符合要求的作業,而且因為在學校就已經先做過一遍,作業相對減少,學生書寫的品質也會提高(次數太多反而只剩下明顯吶喊著「老師!我沒有耐心再寫下去了!」的字跡...沒有用心那也失去練習的意義與效果了)
這樣的活動符合學生生活經驗,而且聽說讀寫都練習到了。
感謝林鈺文老師設計的口說活動,讓我找到一個比以往的方式(只讓學生口說對答、沒有留下紀錄)更確實、比抄寫句子、造句更貼近真實意義的做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