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

【遊戲】Tic-Tac-Toe圈圈叉叉遊戲


前情提要:翰林版課本在Unit 2最後,有設計一個Tic-Tac-Toe圈圈叉叉遊戲,一開始我覺得圈圈叉叉遊戲有點麻煩,因為課本設計了兩輪問答,所以要玩兩次,但大家都知道,圈圈叉叉是要畫記在紙上才能玩的,要怎麼在課本同樣的空間上畫記兩次呢?當時的我有點想不通,於是請學生先玩不用畫記的twister(手指扭扭樂)




結果發現沒有畫記有沒畫記的好處與壞處,壞處就是課本整面空白、有玩過像沒玩過,似乎讓人印象不夠深刻。於是還是乖乖依照課本安排,玩起圈圈叉叉的遊戲。(也是因為我想通了,原來兩個人玩的時候,就會有兩本課本,第一輪用第一個人的課本畫記、第二輪用第二人的課本畫記不就萬事OK了嗎?!真不知道我當初頭腦在卡關什麼...)

***

配合翰林版課本的內容,讓學生玩Tic-Tac-Toe圈圈叉叉遊戲。

1. 示範玩法:(別看圈圈叉叉很簡單,還是有些小孩不太清楚怎麼玩噢!)

先在黑板上簡易地畫出與課本一樣的格子與單字(單字用寫的也可以,不過我喜歡畫圖時和小朋友的互動,畫越醜他們反而越專注啊...!)
畫(或寫)的時候,就可以同時複習單字拼音,問學生How do you spell...?

找一位同學上台示範,明確說明遊戲中要問答的內容,請學生練習「用完整的句子回答」。我發現因為是遊戲,所以示範時,學生都特別專心,還會隔空對著上台示範的同學「下指導棋」。

2. 說明規則:

說明遊戲結束之後,在課本上簽名的規則:贏的人簽名,若平手就兩個人的名字都簽上去。

* 在此,我也發現,說明的用語必須能讓學生理解。一開始,我都說「沒輸沒贏」的話,就請兩個人都簽名。結果,玩到一半,還真的有學生問我「老師,平手怎麼辦?」,我才發現,有可能他們聽不懂「沒輸沒贏」?也有可能他們剛才沒有仔細在聽?

3. 彈性安排學生兩兩一組進行遊戲

因為是很明確只能兩兩一組進行的遊戲,我指定學生與座位相鄰的同學玩,若有特殊狀況,再另外親自調整。

*這樣可以減少學生找不到人玩、花很多時間在等待別人來找自己的狀況。我發現,如果請學生「找人互動」,那他們幾乎永遠找的都是那幾個人,然後晾在旁邊、跨不出那一步的也幾乎永遠都是那幾個。而完全靠老師指定跟誰一起的狀況(比如說,跟隔壁同學),又容易讓學生反彈,或是乾脆自己偷偷跟鄰近的同學組在一塊。於是,我乾脆在限制中多給學生一些彈性,讓他們在不用離開座位的情況下,找自己鄰近且投緣的同學一起,除非有落單的特殊狀況,我才介入調整。

4. 個別檢視:

遊戲結束,請學生自願舉手回答剛才遊戲中使用的問題,並給予個別加分。

***

課本上沒有這個遊戲板的老師,也可以用作業簿讓學生自己畫格子、自己寫,剛好可以練習單字。

我想,同樣的遊戲板,還可以再利用,用來玩賓果也是不錯噢!


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