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,感覺這些經驗的確紮實地訓練了我。
教授今天說到了一個值得我畫三百次重點的重點:「要想這樣的模式,是不是可以走的長遠、可以複製」?
從一開始做典範以來,我就不太理解到底什麼是「教學模式」,就算去google也只得到「模式為一種有目的、有意義、有系統之程序。教學必然也要注重教學模式之應用。教學方法,亦即教師善用適當的材料,有系統、有組織地去引導、刺激、鼓勵和指導學生們,以達到預定學習目標之程序。 有效教學模式不僅能使學生獲得知識、技能及好的學習態度,更能使學生享受學習的過程,樂在其中」的答案(摘自教育wiki)
終於,我大概有點懂了。也許「模式」就好比一個模型,把任何原料到進去,都可以得到一樣品質的產品?不只是把自己的教學理出一個頭緒,「教學模式」更必須是一個大家跟著做,都可以做出個所以然的程序。就像每個人按照食譜上的比例、時間調配,都可以煮出一樣的食物那樣...。所以,之後,才會有人不斷地強調「這個模式」的「可複製性」。
如果只是曇花一現的教學,那就像營隊活動,熱鬧,但無法深根。也許只是10分鐘也好,有沒有什麼是每次教學都會持續做的步驟,而且證明它有效?而如何證明它有效?只憑學生的成就感、「感覺」學生的進步,未免也太沒說服力。有沒有一些數據、有沒有一些資料「佐證」你的感覺—這才是說服人的關鍵。
今天是個很棒的學習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