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像才剛分享上學期的開學文,怎麼下學期這麼快就來了XD
在分享開學準備工作前,我想跟大家分享「建立個人資料庫」這件事。
我在準備新學期的內容時,會先開設一個「表單」資料夾,把需要的表單文件放在裡面,每學期都會設計表單,但不是從零開始,在上一個學期實際使用時發現有些地方可以改進,新的學期設計表單的時候,就把舊的表單檔案叫出來,微調修正。讓自己的表單內容更符合需求。
另外,我也會建立一個「備課」資料夾,把備課的檔案存在裡面。
上面說的,就是建立自己的「資料庫」!
好像才剛分享上學期的開學文,怎麼下學期這麼快就來了XD
在分享開學準備工作前,我想跟大家分享「建立個人資料庫」這件事。
我在準備新學期的內容時,會先開設一個「表單」資料夾,把需要的表單文件放在裡面,每學期都會設計表單,但不是從零開始,在上一個學期實際使用時發現有些地方可以改進,新的學期設計表單的時候,就把舊的表單檔案叫出來,微調修正。讓自己的表單內容更符合需求。
另外,我也會建立一個「備課」資料夾,把備課的檔案存在裡面。
上面說的,就是建立自己的「資料庫」!
學期末,我收到一些家長在孩子的口試單回饋上,給了我一些不錯的回饋。像是,謝謝我引導孩子聽課外歌曲、引導孩子喜歡學英文,謝謝我的用心。
我也會在請學生完成訂正的便條紙上,看見家長寫給我的留言,告訴我他不知道要怎麼訂正(家長有嘗試要幫忙督促,但因為不清楚作業內容,所以不知道怎麼幫忙)
或是,有家長會留言告訴我,孩子沒有完成作業是因為對自我要求太高、寫字都要寫很久,所以可能這份作業會遲交(後來孩子還是準時繳交作業,而且品質很好)。
也會有家長留言向我反應,不知道作業的課外歌曲要到哪裡聽。
當然,也會有家長在聯絡簿上溝通小考的評分方式、或對於作業的扣分有疑慮。
但我都能順利地與家長溝通,安穩地度過。
我想,是因為平常的累積,讓家長覺得我很用心;更是平常的累積,讓我能在有需要親師溝通時,更加順利。
作為科任老師,我們不像導師那麼頻繁地與家長接觸。如何讓家長感受到我們的用心,其實是有技巧的。
以下,整理幾個平時與家長溝通的工具:
☑︎ 每個單元的作業單
☑︎ 期初、期中家長通知單
☑︎ 作業登記表、習作登記表
☑︎ 期中、期末口試單
☑︎ 提醒便利貼
________________